晨報記者 外接式硬碟楊育才
  “HI,有人在嗎?”昨天msata上午8點49分,沉睡了兩個多星期的“玉兔”號月球車終於在其官方微博上“冒泡”了,併在醒來後的第一時間里繼續賣萌。這是“玉兔”號經歷的第二個月夜,也是自1月25日出現機構控件故障以來傳出的第一個好消息。
  昨天上午,探月工程新聞發言人裴照宇對媒體表示,“玉兔”號月球車目前已全面蘇醒,整體狀態已趨好,並恢復到休網路行銷眠前正常的信號接收狀態,但機構控制異常的故障仍然存在,工作人員還在分析排查中。
  2月10日被認為是嫦娥三號所在月球虹灣區域結束月夜的日子。“‘玉兔’是以非正常狀態進入睡眠的,我們原來擔心它無法承受月夜極低溫度,但它‘活’過來了!”裴照宇開心地表示,“它起碼還‘活著’,就有化療飲食原則救過來的可能性。”
  在此前接受晨報記者採訪時,承擔嫦娥三號電源分系統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811所副所長錢斌介紹,按照設計,在月晝快結束時,地面測控人員會輸入指令,整合負債讓“玉兔”號月球車收起一個太陽能電池板,進入休眠狀態。但“玉兔”的蘇醒不是通過地面指令,而是由另一個太陽能電池板接收到陽光後開始供電,然後由休眠模塊喚醒整個月球車。
 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此前介紹,在“玉兔”研製過程中,科研人員針對月球環境進行了大量模擬、試驗、測試,制定了多種措施以及近百種應急預案。
  嫦娥三號探測器系統副總設計師張玉花介紹,在地面模擬試驗中,月球車要承受地形的考驗,要爬坡、過坑、過障,也有可能機構卡死,因此對它做了很多預案,包括測控、結構機構等,在月面工作都有預案。“通過大量地面試驗驗證工作,對所有能想到的問題,都制定了相關措施。”
  據悉,在地面模擬試驗中,月球車移動分系統的極限能力試驗行駛里程累計超過20公里,爬坡次數、越障次數各達到700多次。此外,科研人員還在國內首次得出月麵條件下三維車輪揚塵參數,並據此為“玉兔”身上不同尺寸的活動關節設計研製了防塵密封圈。
  航天專家龐之浩認為,儘管地面模擬已經非常成熟,但人類對月球複雜環境的瞭解還是有限的,在實際探測中仍然不可能完全避免未知的風險和挑戰。
  (原標題:“玉兔”:我已蘇醒,感覺良好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r66rrzvw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